网站首页 | 工作总结 | 工作报告 | 工作计划 | 演讲稿 | 自我鉴定 | 思想汇报 | 心得体会 | 书信范文 | 职场知识 | 作文大全 | 述职报告 | 读后感
易啊教育网
您的位置:易啊教育网2011西城一模数学2011西城一模 → 正文

2011西城一模

第一篇:2011西城一模

北京市西城区 2011 年初三一模试卷 数 考 生 须 知 学 2011. 5 1.本试卷共 5 页,共五道大题,25 道小题,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纸上认真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和姓名。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纸上,作图题用 2B 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答题纸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 32 分,每小题 4 分)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 1. -2 的相反数为( A.2 ). C. B.-2 1 2 D.- 1 2 2.上海世博会是我国第一次举办的综合类世界博览会.据统计自 2010 年 5 月 1 日开幕至 5 月 31 日, 累计参观人数约为 8 030 000 人. 8 030 000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 将 A . 803 × 104 B. 80.3 × 105 C. 8.03 × 106 D. 0.803 × 107 ). ? y = ?x + 2 3.以方程组 ? 的解为坐标的点 ( x, y ) 在( ? y = x ?1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 1 D.第四象限 2 4 4. 右图是正方体的展开图,原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数字和最小是( A. 4 B. 6 C. 7 D. 8 ). 3 5 6 5.有四张形状、大小和质地完全相同的卡片,每张卡片的正面写有一个算式.将这四张卡 片背面向上洗匀,从中随机抽取一张(不放回),接着再随机抽取一张.则抽取的两张卡片 上的算式都正确的概率是( ). ? 5 ? 2 = ?3 A. 3+ 3=2 3 a5 ? a 2 = a3 a6 ? a 2 = a8 1 1 1 1 B. C. D. 2 4 8 6 6. 某射击小组有 20 人, 教练根据他们某次射击的数据绘制成 如图所示的统计图.则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 B. 8,7.5 D . 8 ,6 A.7,7 C.7,7.5 7.如图,在梯形 ABCD 中,AB∥CD,∠A=60°,∠B=30°, 1 若 AD=CD=6,则 AB 的长等于( A.9 B.12 ) . D.18 C. 6 + 3 3 8.如图,点 A 在半径为 3 的⊙O 内,OA= 3 ,P 为⊙O 上一点, 当∠OPA 取最大值时,PA 的长等于( A. ). D. 2 3 3 2 B. 6 C. 3 2 二、填空题(本题共 16 分,每小题 4 分) 9.分解因式

x y ? 6 xy + 9 y = 2 . 10.如图,甲、乙两盏路灯相距 20 米. 一天晚上,当小明从 路灯甲走到距路灯乙底部 4 米处时,发现自己的身影顶部 正好接触到路灯乙的底部.已知小明的身高为 1.6 米,那么 路灯甲的高为 米. 下面给出特征数为[ 2m , ? 4m , m ? 1 ] 1 2 11. 定义[ a , b, c ]为函数 y = ax 2 + bx + c 的特征数, 的函数的一些结论:①当 m = 1 1 1 时,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是 ( , ) ;②当 m = ?1 时, ? 2 2 4 ③无论 m 取何值, 函数图象都经过同一个点. 其 函数在 x > 1 时, 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 .(填写正确结论的序号) 中所有的正确结论有 12. 如图 1,小正方形 ABCD 的面积为 1,把它的各边延长一倍得到新正方形 A1 B1C1 D1 ,正 方形 A1 B1C1 D1 的面积为 ; 再把正方形 A1 B1C1 D1 的各边延长一倍得到正方 . (用 形 A2 B2C2 D2(如图 2) 如此进行下去, , 正方形 An Bn Cn Dn 的面积为 含有 n 的式子表示,n 为正整数) 图1 图2 三、解答题(本题共 30 分,每小题 5 分) 2 13.计算

2 ?1 + 12 ? 4 sin 60° ? ( ? 3) 0 . ? x + 3 > 0, 14.解不等式组 ? ? 2( x ? 1) + 3 ≥ 3 x, 并判断 x = 3 是否为该不等式组的解. 15.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一条直线 l 与 x 轴相交于点 A, 与 y 轴相交于点 B (0, 2) ,与正比例函数 y=mx(m≠0)的图象 相交于点 P (1,1) . (1)求直线 l 的解析式; (2)求△AOP 的面积. 16. 如图,在四边形 ABCD 中,AB=BC,BF 平分∠ABC,AF∥DC, 连接 AC,CF. 求证

(1)AF=CF; (2)CA 平分∠DCF. 17. 已 知 关 于 x 的 一 元 二 次 方 程 ax + bx + 2 1 = 0( a ≠ 0) 有 两 个 相 等 的 实 数 根 , 求 2 ab 2 的值. (a ? 1)2 + (b + 1)(b ? 1) 18. 某中学就到校的方式问题对初三年级的所有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 并将调查结果制成了 表格和扇形统计图,请你根据图表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1)补全下表

初三学生人数 步行人数 60 (2)在扇形统计图中,“步行”对应的圆心角 的度数为 °. 骑车人数 乘公交车人数 其他方式人数 四、解答题(本题共 20 分,每小题 5 分) 19.在 2011 年春运期间,我国南方发生大范围冻雨灾害,导致某地电路出现故障,该地供 电局组织电工进行抢修.供电局距离抢修工地 15 千米,抢修车装载着所需材料先从供 电局出发,15 分钟后,电工乘吉普车从同一地点出发,结果他们同时到达抢修工地.已 知吉普车速度是抢修车速度的 1.5 倍,求这两种车每小时分别行驶多少千米. 3 20.如图,四边形 ABCD 是边长为 9 的正方形纸片, B ′ 为 CD 边上的 点, B ′C =3.将纸片沿某条直线折叠,使点 B 落在点 B ′ 处,点 A 的对应点为 A′ ,折痕分别与 AD,BC 边交于点 M,N. (1)求 BN 的长; (2)求四边形 ABNM 的面积. 21.如图,D 是⊙O 的直径 CA 延长线上一点,点 B 在⊙O 上, 且 AB=AD=AO. (1)求证:BD 是⊙O 的切线; (2)若 E 是劣弧 BC 上一点,AE 与 BC 相交于点 F, △BEF 的面积为 8,且 cos∠BFA= 求△ACF 的面积. 22.我们约定,若一个三角形(记为△A1)是由另一个三角形(记为△A)通过一次平移, 或绕其任一边的中点旋转 180°得到的,则称△A1 是由△A 复制的.以下的操作中每一 个三角形只可以复制一次,复制过程可以一直进行下去.如图 1,由△A 复制出△A1, 又由△A1 复制出△A2,再由△A2 复制出△A3,形成了一个大三角形,记作△B.以下各 题中的复制均是由△A 开始的,通过复制形成的多边形中的任意相邻两个小三角形(指 与△A 全等的三角形)之间既无缝隙也无重叠. (1) 1 中标出的是一种可能的复制结果, 图 小明发现△A∽△B, 其相似比为_________. 在 图 1 的基础上继续复制下去得到△C,若△C 的一条边上恰有 11 个小三角形(指有 一条边在该边上的小三角形) ,则△C 中含有______个小三角形; (2)若△A 是正三角形,你认为通过复制能形成的正多边形是________; (3)请你用两次旋转和一次平移复制形成一个四边形,在图 2 的方框内画出草图,并仿 照图 1 作出标记. 2 , 3 图1 图2 4 五、解答题(本题共 22 分,第 23 题 7 分,第 24 题 8 分,第 25 题 7 分) 23.抛物线 y = ax 2 + bx + c ,a>0,c<0, 2a + 3b + 6c = 0 . b 1 + >0; 2a 3 1 (2)抛物线经过点 P ( , m) ,Q (1, n) . 2 ① 判断 mn 的符号; (1)求证

② 若抛物线与 x 轴的两个交点分别为点 A ( x1 ,0) , B ( x2 , 0) 点 (点 A 在点 B 左侧) , 请说明 x1 < 1 1 , < x2 < 1 . 6 2 24.如图 1,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A (2 3, 2) ,B (4,0) .将△OAB 绕点 O 顺时针旋转 α角(0°<α<90°)得到△OCD(O,A,B 的对应点分别为 O,C,D) ,将△OAB 沿 x 轴负方向平移 m 个单位得到△EFG(m>0,O,A,B 的对应点分别为 E,F,G) , ... α,m 的值恰使点 C,D,F 落在同一反比例函数 y = (1)∠AOB= °,α= °; k (k≠0)的图象上. x (2)求经过点 A,B,F 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3)若(2)中抛物线的顶点为 M,抛物线与直线 EF 的另一个交点为 H,抛物线上 的点 P 满足以 P,M,F,A 为顶点的四边形的面积与四边形 MFAH 的面积相等 (点 P 不与点 H 重合) ,请直接写出满足条件的点 P 的个数,并求位于直线 EF 上方的点 P 的坐标. 25.在 Rt△ABC 中,∠C=90°,D,E 分别为 CB,CA 延长线上的点,BE 与 AD 的交点为 P. (1)若 BD=AC,AE=CD,在图 1 中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并直接写出∠APE 的度数; (2)若 AC = 3BD , CD = 3 AE ,求∠APE 的度数. 5 北京市西城区 2011 年初三一模试卷 数学答案及评分标准 数学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题共 32 分,每小题 4 分) 选择题( 题号 答案 1 A 2 C 3 A 4 B 5 C 6 C 7 D 2011. 5 8 B 二、填空题(本题共 16 分,每小题 4 分) 填空题 9 10 2 11 ①③ 12 y ( x ? 3) 8 5 , 5n 11 题阅卷说明:全对得 4 分,仅填①或③得 2 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 解答题(本题共 三、解答题(本题共 30 分,每小题 5 分) 13.解:原式 = 1 3 + 2 3 ? 4× ?1 2 2 ………………………………………………………4 分 1 = ? . …………………………………………………………………………5 分 2 ? x + 3 > 0, 14.解

? ? 2( x ? 1) + 3 ≥ 3 x. ① ② 由①得 x > ?3 . ………………………………………………………………………1 分 由②得 x≤1.…………………………………………………………………………3 分 ∴ 原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3 <x≤1. ………………………………………………4 分 ∵ 3 > 1, ∴ x = 3 不是该不等式组的解.………………………………………………… 5 分 15.解

(1)如图 1. 设直线 l 的解析式为 y = kx + b (k,b 为常数且 k≠0). ∵ 直线 l 经过点 B (0, 2) ,点 P (1,1) , ?b = 2, ∴ ? ? k + b = 1. ? k = ?1, 解得 ? ?b = 2. 图1 ∴ 直线 l 的解析式为 y = ? x + 2 . ……………………………………………2 分 (2)∵ 直线 l 的解析式为 y = ? x + 2 , ………………………………………………………3 分 ∴ 点 A 的坐标为 (2,0) . 6 ∵ 点 P 的坐标为 (1,1) , ∴ S?AOP = 1 1 × OA × yP = × 2 × 1 = 1 .………………………………………5 分 2 2 16. 证明:如图 2. (1)∵ BF 平分 ∠ABC , ∴ ∠ABF = ∠CBF .………………1 分 在△ABF 与△CBF 中, ? AB = CB, ? ?∠ABF = ∠CBF , ? BF = BF , ? ∴ ∴ (2)∵ ∴ ∵ ∴ ∴ 图2 △ABF≌△CBF. ………………………………………………………2 分 AF = CF .………………………………………………………………3 分 AF = CF , ∠FCA = ∠FAC .……………………………………………………… 4 分 AF ∥ DC , ∠FAC = ∠DCA . ∠FCA = ∠DCA ,即 CA 平分 ∠DCF . ………………………………5 分 17. 解:由题意, ? = b 2 ? 4a × 1 = b 2 ? 2a = 0 .…………………………………………1 分 2 ∴ b 2 = 2a . ………………………………………………………………………2 分 ab 2 ……………………………………………………3 分 ∴ 原式 = 2 a ? 2a + 1 + b 2 ? 1 ab 2 = 2 a + b 2 ? 2a a ? 2a 2a 2 = 2 = 2 .…………………………………………………4 分 a + 2a ? 2a a ∵ a≠0, 2a 2 = 2 .………………………………………………………………5 分 a2 步行人数 骑车人数 99 乘公交车人数 132 其它方式人数 9 ∴ 原式 = 18. 解

(1) 初三学生人数 300 ………………………………………………………………………………4 分 阅卷说明:每空 1 分. (2)72.………………………………………………………………………………5 分 解答题( 四、解答题(本题共 20 分,每小题 5 分) 19.解:设抢修车每小时行驶 x 千米,则吉普车每小时行驶 1.5 x 千米. 15 1 15 ? = .………………………………………………………………………2 分 x 4 1.5 x 解得 x = 20 . ………………………………………………………………………3 分 经检验, x = 20 是原方程的解,并且符合题意. ………………………………4 分 7 ∴ 1.5 x = 30 . 答:抢修车每小时行驶 20 千米,吉普车每小时行驶 30 千米.………………………5 分 20.解:如图 3. (1)由题意,点 A 与点 A′ ,点 B 与点 B′ 分别关于直线 MN 对称, ∴ AM = A′M , BN = B′N . ∵ 正方形 ABCD , ∴ ∠C = 90o . ∴ CN 2 + B′C 2 = B′N 2 . ∵ B ′C =3, ∴ (9 ? x) 2 + 32 = x 2 . 解得 x = 5 . (2)∵ 正方形 ABCD , ∴ AD∥BC, ∠A = 90o . ∵ 点 M,N 分别在 AD,BC 边上, ∴ 四边形 ABNM 是直角梯形. ∵ BN = B ' N = 5 , BC = 9 , ∴ NC = 4 . ∴ sin ∠1 = 图3 ………………………………………………1 分 设 BN = B′N = x ,则 CN = 9 ? x . ∴ BN = 5 .……………………………………………………………………2 分 4 4 , tan ∠1 = . 5 3 ∵ ∠1 + ∠2 = 90° , ∠2 + ∠3 = 90° , ∴ ∠3 = ∠1 . ∴ sin ∠3 = sin ∠1 = 4 . 5 DB′ 4 = , PB′ 5 在 Rt△ DB′P 中,∵ ∠D = 90° , DB′ = DC ? B′C = 6 ,sin∠3 = ∴ PB′ = 15 . 2 ∵ A′B′ = AB = 9 , ∴ A′P = A′B′ ? PB′ = ∵ ∠4 = ∠3 , ∴ tan ∠4 = tan ∠3 = 3 . 2 4 . 3 8 在 Rt△ A′MP 中,∵ ∠A′ = ∠A = 90° , A′P = 3 A′M 4 = , , tan∠4 = 2 A′P 3 ∴ A′M = 2 .…………………………………………………………………4 分 1 1 63 ( AM + BN ) × AB = × (2 + 5) × 9 = .…………………5 分 2 2 2 21. (1)证明:连接 BO. (如图 4) ∴ S梯形ABNM = ∵ AB=AD, ∴ ∠D=∠ABD. ∵ AB=AO, ∴ ∠ABO=∠AOB. 又∵ 在△OBD 中,∠D+∠DOB+∠ABO+∠ABD=180°, ∴ ∠OBD=90°. ∴ BD⊥BO. …………………………………………………………………1 分 ∵ 点 B 在⊙O 上, ∴ BD 是⊙O 的切线 . ……………………………………………………2 分 (2)解:∵ ∠C=∠E,∠CAF=∠EBF , ∴ △ACF∽△BEF . ………………………………………………………3 分 ∵ AC 是⊙O 的直径,点 B 在⊙O 上, ∴ ∠ABC=90°. ∵ 在 Rt△BFA 中,∠ABF=90°,cos∠BFA= ∴ 图4 BF 2 = , AF 3 S?BEF BF 2 4 =( ) = .………………………………………………………4 分 S ?ACF AF 9 又∵ S ?BEF =8 , ∴ S ?ACF =18 . ……………………………………………………………5 分 22.解

(1)1∶2,121 .……………………………………………………………………2 分 (2)正三角形或正六边形.…………………………………………………………4 分 (3)如图 5. 图5 …………5 分 阅卷说明:第(2)问全对得 2 分,仅填正三角形或正六边形得 1 分,其余情况均不得 分;第(3)问其它符合题意的图形同样给分. 9 五、解答题(本题共 22 分,第 23 题 7 分,第 24 题 7 分,第 25 题 8 分) 解答题( 23. (1)证明:∵ 2a + 3b + 6c = 0 , b 1 2a + 3b 6c c + = =? = ? . ………………………………………1 分 2a 3 6a 6a a ∵ a>0,c<0, c c ∴ < 0,? > 0 . a a b 1 + > 0 . ……………………………………………………………2 分 ∴ 2a 3 1 (2)解:∵ 抛物线经过点 P ( , m) ,点 Q (1, n) , 2 ∴ 1 ? 1 ? a + b + c = m, ∴ ? 4 2 ? a + b + c = n. ? ① ∵ 2a + 3b + 6c = 0 ,a>0,c<0, 2a 2a ,b = ? ? 2c . 图6 3 3 1 1 1 b + 2c 1 1 1 ∴ m= a+ b+c= a+ = a + (? a ) = ? a <0.………3 分 4 2 4 2 4 3 12 2a a n = a + b + c = a + (? ? 2c) + c = ? c >0.………………………4 分 3 3 …………………………………………………………………5 分 ∴ mn < 0 . ∴ b + 2c = ? ② 由 a>0 知抛物线 y = ax 2 + bx + c 开口向上. ∵ m< 0,n > 0, 1 ∴ 点 P ( , m) 和点 Q (1, n) 分别位于 x 轴下方和 x 轴上方. 2 ∵ 点 A,B 的坐标分别为 A ( x1 ,0) ,B ( x2 , 0) (点 A 在点 B 左侧) , ∴ 由抛物线 y = ax 2 + bx + c 的示意图可知, 对称轴右侧的点 B 的横坐标 x2 1 < x2 < 1 . (如图 6 所示)………………………………………6 分 2 x + x2 b b ∵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 x = ? ,由抛物线的对称性可 1 =? , 2a 2 2a b 1 由(1)知 ? < , 2a 3 x + x2 1 ∴ 1 < . 2 3 2 2 1 1 ∴ x1 < ? x2 < ? ,即 x1 < .…………………………………… 7 分 3 3 2 6 24.解

(1)∠AOB= 30 °,α= 60 °.…………………………………………………2 分 满足 (如图 7) (2)∵ A (2 3, 2) ,B (4,0) ,△OAB 绕点 O 顺时针旋转α角得到△OCD, 10 ∴ OA=OB=OC=OD=4. 由(1)得 ∠BOC = 30° = ∠AOB . ∴ 点 C 与点 A 关于 x 轴对称,点 C 的坐标为 (2 3, ?2) . ∵ 点 C,D,F 落在同一反比例函数 y = ∴ k = xC ? yC = ?4 3 . ∵ 点 F 是由点 A 沿 x 轴负方向平移 m 个单位得到, ∴ y F = 2 , xF = k (k≠0)的图象上, x ?4 3 = ?2 3 ,点 F 的坐标为 (?2 3,2) .……………3 分 2 ∴ 点 F 与点 A 关于 y 轴对称,可设经过点 A,B,F 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y = ax 2 + c . ? (2 3) 2 a + c = 2, ? ∴ ? ? 16a + c = 0. ? 1 ? ? a=? , 解得 ? 2 ? c = 8. ? 1 ∴ 所求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y = ? x 2 + 8 . …………………………………4 分 2 (3)满足条件的点 P 的个数为 5 .………………………………………………5 分 1 抛物线 y = ? x 2 + 8 的顶点为 M (0,8) . 2 ∵ △EFG 是由△OAB 沿 x 轴负方向平移 m 个单位得到, ∴ m = FA = 4 3 , xE = xO ? m = ?4 3 ,∠FEG=∠AOB=30°. ∴ 点 E 的坐标为 (?4 3,0) . 可得直线 EF 的解析式为 y = 3 x + 4. 3 3 1 ∵ 点 H 的横坐标是方程 x + 4 = ? x 2 + 8 的解, 3 2 11 整理,得 3x 2 + 2 3 x ? 24 = 0 . 解得 x1 = 4 3 , x2 = ?2 3 . 3 4 3 16 ∴ 点 H 的坐标为 ( , ). 3 3 由抛物线的对称性知符合题意的 P 点的坐标为 (? 1 可知△AFM 是等边三角形,∠MAF= 60°. 由 A,M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 A (2 3,2) , M (0,8) , 可得直线 AM 的解析式为 y = ? 3x + 8 . . 过点 H 作直线 AM 的平行线 l,设其解析式为 y = ? 3x + b (b≠8) 4 3 16 , ) .……………6 分 3 3 将点 H 的坐标代入上式,得 16 4 3 = ? 3× +b. 3 3 28 28 ,直线 l 的解析式为 y = ? 3x + . 解得 b = 3 3 28 1 ∵ 直线 l 与抛物线的交点的横坐标是方程 ? 3 x + = ? x 2 + 8 的解. 3 2 整理,得 3x 2 ? 6 3 x + 8 = 0 .解得 x1 = 4 3 2 3 , x2 = . 3 3 ∴ 点 P2 ( 2 3 22 , ) 满 足 S?P2 AM = S?HAM , 四边形 P2 MFA 的 面积 与四边 形 3 3 MFAH 的面积相等. (如图 8)……………………………………………7 分 2 3 22 , ) .………8 分 3 3 4 3 16 综上所述,位于直线 EF 上方的点 P 的坐标分别为 P (? , ), 1 3 3 2 3 22 2 3 22 P2 ( , ) , P3 (? , ). 3 3 3 3 25.解

(1)如图 9,∠APE= 45 °. ……………………2 分 点 P2 关于 y 轴的对称点 P3 也符合题意,其坐标为 P3 (? (2)解法一:如图 10,将 AE 平移到 DF,连接 BF,EF. ……………………3 分 则四边形 AEFD 是平行四边形. ∴ AD∥EF,AD=EF. ∵ AC = 3BD , CD = 3 AE , ∴ 图9 AC CD CD = 3, = = 3. BD AE DF AC CD = .……………………………………………………4 分 ∴ BD DF 12 ∵ ∠C=90°, ∴ ∠BDF = 180° ? ∠C = 90° . ∴ ∠C=∠BDF. ∴ △ACD∽△BDF.………………5 分 AD AC = = 3 ,∠1=∠2. BF BD EF AD ∴ = = 3. BF BF ∵ ∠1+∠3=90°, ∴ ∴ ∠2+∠3=90°. ∴ BF⊥AD . 图 10 ∴ BF⊥EF.…………………………………………………………6 分 BF 3 = . EF 3 ∴ ∠APE=∠BEF =30°.…………………………………………7 分 ∴ 在 Rt△BEF 中, tan ∠BEF = 解法二:如图 11,将 CA 平移到 DF,连接 AF,BF,EF.………………3 分 则四边形 ACDF 是平行四边形. ∵ ∠C=90°, ∴ 四边形 ACDF 是矩形,∠AFD=∠CAF= 90°,∠1+∠2=90°. ∵ 在 Rt△AEF 中, tan ∠3 = AE AE 3 = = , AF CD 3 BD BD 3 在 Rt△BDF 中, tan ∠1 = = = , DF AC 3 ∴ ∠3 = ∠1 = 30° . 图 11 ∴ ∠3+∠2=∠1+∠2=90°,即∠EFB =90°. ∴ ∠AFD=∠EFB. …………………4 分 又∵ DF AF 3 = = , BF EF 2 ∴ △ADF∽△EBF. ………………………………………………5 分 ∴ ∠4=∠5. …………………………………………………………6 分 ∵ ∠APE+∠4=∠3+∠5, ∴ ∠APE=∠3=30°. ………………………………………………7 分 13

第一篇:2011西城一模

北京市西城区2011年初三一模试卷       化 学 2011.5 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8页,共四道大题,35个小题,满分8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5 Ca 40 Fe 56 Cu 64 Zn 65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2.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升华 B.铁丝弯曲 C.西瓜榨汁 D.食物变质 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生铁 B.洁净的空气 C.蒸馏水 D.澄清石灰水 4.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A.蔗糖水 B.牛奶 C.泥水 D.花生油 5.下列燃料燃烧后,产物对环境没有污染的是 A.汽油 B.氢气 C.煤 D.柴油 6.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木炭 B.镁条 C.红磷 D.铁丝 7.人体中缺少某种元素可能导致骨质疏松,该元素是 A.铁 B.锌 C.钙 D.碘 8.下列不属于氧气用途的是 A.气焊 B.灭火 C.潜水 D.急救 9.下列物质中,能作钾肥的是 A.尿素 [ CO(NH2)2 ] B.氨水 [ NH3?H2O ] C.氯化钾 [ KCl ] D.磷矿粉 [ Ca3(PO4)2 ] 10.水果散发出诱人的香味,你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的质量很小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的体积很小 11.下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点燃酒精灯 C.加热液体 D.过滤 12.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A.氯化铁FeCl2 B.氮气N2 C.氧化镁MgO2 D.氯化锌 ZnCl 13.下列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A.自然界中的水都是混合物 B.工业废水可直接排放   C.水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 D.肥皂水可以区分软水和硬水 14.常温下,一些物质的pH如下,其中显酸性的物质是 A.苹果汁 pH=3 B.鸡蛋清 pH=8 C.牙膏 pH=9 D.草木灰水 pH=11 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活性炭可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B.氢氧化钙可改良酸性土壤   C.甲醛水溶液可用于浸泡水产品 D.在冰雪上撒氯化钠可以使冰雪尽快融化 16.小东发现野营篝火的火焰很小,便将木柴架空了一些,他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A.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 B.升高木柴的温度   C.降低木柴的着火点 D.方便添加木柴 17.只用一种试剂经过一步操作便可鉴别HCl、NaOH和NaCl三种溶液,这种试剂是   A. 碳酸钠溶液 B. 稀硫酸 C. 石蕊试液 D. 石灰水 18.下列有关环境和能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A.使用乙醇汽油可以节约石油资源   B.酸雨对农作物、建筑物等有破坏作用   C.煤、石油、天然气等都是化石燃料   D.为减少白色污染可将废弃塑料就地焚烧 19.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A.用硫酸铜溶液除去铁粉中混有的铜粉 B.用碳酸钙除去氯化钙溶液中混有的稀盐酸   C.用稀硫酸除去氯化钠中混有的碳酸钠 D.用点燃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一氧化碳    20.乙酰水杨酸(化学式为C9H8O4)也叫阿司匹林,具有解热镇痛作用。 下列关于乙酰水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氧化物 B.由21个原子构成   C.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21.一般情况下,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在潮湿的环境中接触时,活泼性强的金属首先被腐蚀。为了避免轮船的钢质外壳被腐蚀,通常在轮船外壳上镶嵌的金属是   A.铜板 B.银板 C.锌板 D.锡板 22.右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共有四种原子   B.A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C.A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14∶1   D.该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为12∶7 23.芯片是"智能家电"的核心部件,它是以高纯度单质硅为材料制成的。制取高纯硅的化学方程式为:①SiO2+2C Si(粗)+2CO↑ ②Si(粗)+3HCl SiHCl3+H2   ③SiHCl3+H2 Si(纯)+3HCl。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②③属于同一基本反应类型 B.②③的目的是将粗硅提纯   C.生产过程中HCl可以循环使用 D.上述反应只需在干燥的设备中进行 24.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中错误的是   ①碱的水溶液显碱性,所以碱性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②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③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就是燃烧   ④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⑤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A.只有①②③④ B.只有①②④⑤ C.只有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5.0.76 g某物质R与0.96 gO2恰好完全反应,化学方程式为:R + 3O2 XO2 +2SO2。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R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 g   B.R中一定含有X元素、硫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生成的XO2和SO2的质量比为11∶32   D.XO2和SO2都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30分。) 26.(6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日常生活中食用的鸡蛋、脱脂奶中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 (2)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天然纤维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       A.塑料保鲜膜 B.橡胶手套 C.棉布围裙 [来源:学科网ZXXK] (3)洗涤剂可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功能。 (4)下列做法应该提倡的是_____。 A.垃圾分类 B.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    C.使用可降解的塑料袋 D.淘米水浇花 (5)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是家用燃料。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根据下表数据分析,与煤(按C计)相比,用天然气做燃料的优点是_____。 [来源:学科网]1 g物质完全燃烧产生CO2的质量1 g物质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CH42.75 g56 kJC3.67 g32 kJ 27.(6分)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习的特点。 (1)下列示意图表示的粒子中,属于阴离子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

A. B. C. D. (2)比较下列两种变化:①水加热变成水蒸气;②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从微观粒子的角度分析,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是_____。 (3)右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微观粒子变化 的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_____。 若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分数为10%,则此溶液中钠离子与水分子的 个数比为_____(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28.(6分)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1)图中P点的含义是_____。 (2)40℃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_____乙 (填">"、"="或"<")。20℃时,将50 g乙物 质放入100 g水中,升温至40℃,溶液中溶质和 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3)20℃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①上述实验过程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的是_____。 ②下列操作能使E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发生改变的是_____。 a.加入20 g甲 b.加入100 g水 c.升温至40℃  d.加入150 g 40℃时甲的饱和溶液,再恢复至20℃ 29.(6分)金属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用金属铜做电线,主要利用了金属的_____性。

(2)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炼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每年因腐蚀而报废了大量的铁制品,铁生锈的条件是_____。

(3)取某溶液少许放入试管中,向其中加入适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向试管中继续加入足量的另一种金属,溶液中FeSO4的质量随时间的 变化如右图所示。试分析: ①若b点表示的溶液中只含一种溶质,则a点表示的  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_____(写出1种情况即可),  从a点到b点的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②若从b点到c点的过程中,溶液的质量不断增加,则加入的另一种金属是_____。 30.(6分)下列用字母表示的7种物质由H、C、O、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 它们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1)常温下A、B为液体,A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生成B和单质M。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D和E均含有三种元素,且D中各原子个数比为1∶1∶1,G溶液分别与D、E、F溶液反应均可生成B和氯化钠。 ①F属于_____(填 "酸"、"碱"、"盐"或"氧化物")。 ②D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此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反应。 ③若石灰水与E或F反应均得到D的水溶液和一种相同的白色沉淀,则石灰水与E或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 三、实验题(共3个小题,共19分。) 31.(5分)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实验仪器a的名称是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下同)。 (3)实验室用作文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起_____作用,所选用的 收集装置是E或_____。 32.(7分)甲、乙两小组同学分别用下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做兴趣实验。 (1)甲组实验: ① 在A装置的锥形瓶中加入大理石,向长颈漏斗     中注入稀盐酸,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 连接A、B装置,打开a、c,关闭b,向B中     集气瓶内充入气体,检验集气瓶中气体已收集满     的方法是_____。 ③ 关闭a、c,打开b,用冷毛巾捂住B中集气瓶,[来源:学|科|网Z|X|X|K]     一段时间后,观察到B装置中的现象是_____,     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乙组实验

【资料】氯化氢气体和氨气均极易溶于水,且两者反应生成白色固体氯化铵(NH4Cl)。 ① 在c右端的导管口套一个气球,在A的锥形瓶中放入浓盐酸,向长颈漏斗中注入浓硫酸,有HCl气体产生,待A中的空气被排净后,连接A、B装置,打开a、c,关闭b,气球微微鼓起。产生HCl气体的原因是_____。 ② 关闭a,将A中的药品替换为NaOH固体和浓氨水,待A中的空气被排净后,连接A、B装置,打开a,一段时间后关闭a,B中集气瓶内有白烟产生。冷却至室温后气球恢复原状。关闭c打开b,B中导管内的液面无任何变化。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_。 33.(7分)某同学对"菠菜中富含可溶性草酸盐和碳酸盐,与豆腐同食会引起结石"的说法产生了兴趣。   探究一 菠菜里是否含有可溶性草酸盐和碳酸盐? 【查阅资料】 (1)可溶的草酸盐、碳酸盐能与CaCl2溶液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草酸钙(CaC2O4)、碳酸钙。

(2)醋酸(化学式用HAc表示)不与草酸钙反应,但能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可溶性盐。 【实验流程】      根据流程回答问题: (1)操作①是_____。

  (2)加入足量CaCl2溶液的目的是_____。 (3)已知气体D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步骤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实验结论】菠菜里含有可溶性草酸盐和碳酸盐。  探究二 人体结石的主要成分是草酸钙,草酸钙高温分解的产物是什么? 【查阅资料】 (1)草酸钙高温完全分解得到两种气态氧化物 和一种固态氧化物。 (2)12.8 g的草酸钙分解过程中温度与剩余固体     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 【实验分析】 (1)草酸钙高温完全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通过上图数据分析,700℃时剩余固体的成分是_____。     请你设计实验,验证700℃时剩余固体的成分。[来源:学科网]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四、计算题(共2个小题,共6分。) 34.(3分)氢化钙(CaH2)是一种重要的制氢剂,与水接触时发生如下反应: CaH2+2H2O = Ca(OH) 2+2H2↑。若要制得2 g氢气,需CaH2的质量为多少? 35.(3分)某固体样品含一定质量的碳酸钙和22.2 g氯化钙,此固体样品与一定量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100.8 g,测得溶液中钙元素的质量为12 g。试计算: (1)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_____ g。 (2)固体样品中钙元素、碳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3)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北京市西城区2011年初三一模 化学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1.5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题号l23456789[来源:学科网]10答案BDCABDCBCA题号1l121314151617181920答案CBBACACDBC题号2122232425答案CDDDC说明:除特别注明外,每空1分。其他合理答案参照本标准给分。 二、填空题(26~30小题,共30分。) 26.(1)蛋白质 (2)C (3)乳化 (4)ABCD   (5)CH4 + 2O2 CO2 +2H2O 燃烧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甲烷产生的二氧化碳少、放出的热量多。 27.(1)C B和C (2)①中水分子没有改变,分子间隔变大;②中水分子变为氢分子和氧分子。

(3)H+和OH-结合生成了H2O分子 2︰71(2分) 28.(1)20℃时,甲、乙的溶解度均为30 g (2) > 2︰5   (3)①AC BE ②c 29.(1)导电   (2)Fe2O3 + 3CO 2Fe + 3CO2 与潮湿的空气接触   (3)① FeSO4和H2SO4(或FeSO4和CuSO4或FeSO4、CuSO4和H2SO4)       Fe + H2SO4 = FeSO4 + H2↑(与上空对应即可) ② Zn 30.(1) 2H2O2 ======= 2H2O + O2↑   (2)① 盐 ② NaOH + HCl=NaCl + H2O 复分解 ③ Ca(OH)2+Na2CO3=CaCO3↓+2NaOH       Ca(OH)2+NaHCO3=CaCO3↓+NaOH+H2O 三、实验题(31~33小题,共19分。) 31.(1)酒精灯   (2)2KMnO4 K2MnO4 + MnO2 + O2↑ A (3)催化 C 32.(1) ①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②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c右端的导管口处,若熄灭则气体已集满。 ③ 烧杯中的无色液体沿导管进入到集气瓶中(或形成喷泉)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2)① 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热,使浓盐酸中的HCl气体溶解度减小,导致HCl 气体逸出。      ② NH3和HCl恰好完全反应,集气瓶内的气压与外界大气压相等。(2分) 33.探究一:(1)过滤 (2)将溶液中的草酸根和碳酸根完全沉淀出来 (3)CaCO3 + 2HAc = Ca(Ac)2 + H2O + CO2↑ 探究二:(1)CaC2O4 CaO + CO↑+ CO2↑ (2)CaCO3和CaO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用手触摸试管壁;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取不溶物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试管壁发烫, 溶液变红 有气泡冒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固体中含有CaO。 该固体中含有CaCO3。 剩余固体的成分为CaO和CaCO3                                 (2分) 四、计算题(34~35小题,共6分。) 34. 解:设需要CaH2的质量为x。 CaH2 + 2H2O = Ca(OH)2 + 2H2↑ 42 4 x 2 g ------------------------------------------------1分        42∶4 = x ∶2 g ----------------------------------------------------------1分          x = 21 g --------------------------------------------------------1分 答:需要21 g的CaH2。 35.(1)33.3 g ---------------------------------------------------------------------1分 (2)10∶1∶4 --------------------------------------------------------------------------1分 (3)10% ------------------------------------------------------------------------------1分 第1页 共7页

第一篇:2011西城一模

月理综测试 生物) 测试( 西城区 2011 年 4 月理综测试(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现代生物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工程中常用 DNA 探针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 B.动物体细胞培养所依据的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 C.愈伤组织再分化需要用一定比例的植物激素调控 D.生态农业能够提高物种丰富度和能量传递效率 2.将下列装置放在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的环境中,观察并分析实验现象能得出的结论是 A.小球藻产生 O2 和酵母菌产生 CO2 均在生物膜上进行 B.小球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共同 产物有 ATP、CO2 和 H2O C.乙试管中小球藻与丙试管中小球藻 的光合速率相同 D.实验后期甲瓶和丁瓶中的生物都只 进行无氧呼吸 3.生长因子是人体内一类特殊的生物活性物质。某种生长因子能与前脂肪细胞膜特异性 结合,启动细胞内一系列生化反应,最终导致前脂肪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脂肪细胞。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前脂肪细胞膜上有能与生长因子特异性结合的受体 B.前脂肪细胞分化为脂肪细胞是基因选择表达的结果 C.生长因子对前脂肪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具有调节作用 D.生长因子启动的一系列生化反应仅指 DNA 分子复制 4.桦尺蛾中,体色暗黑由显性基因 S 控制,体色灰白由隐性基因 s 控制。由于工业化发 展,S 和 s 的基因频率在英国某工业污染区 100 年间的变化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 述错误的是 工业污染区 s 基因 S 基因 1800 年 99% 1% 1810 年 90% 10% …… …… …… 1890 年 19% 81% 1900 年 10% 90% A.环境的定向选择作用可使种群中 s 基因的频率下降 B.暗黑色蛾是通过基因突变和自然选择产生的新物种 C.自然选择能保留有利变异且能使有利变异逐代积累 D.污染区种群 S 基因频率上升是桦尺蛾对环境的适应 5.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和利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只能分离微生物不能对微生物进行计数 B.接种时连续划线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获得单菌落 C.以尿素为唯一氮源且含酚红的培养基可选择和鉴别尿素分解菌 D.用大白菜腌制泡菜的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是先增加后减少 二、非选择题 29.(18 分)兔子皮下脂肪的颜色受一对等位基因(A 和 a)的控制。研究人员选择纯种 亲本进行了如下两组杂交实验,请分析回答

P(纯种亲本) 黄脂雌×白脂雄 白脂雌×黄脂雄 F1 白脂雌:白脂雄=1:1 雌雄随机交配 F2 幼兔饲喂含黄色素的食物 白脂:黄脂=3:1 幼兔饲喂不含黄色素的食物 全为白脂 (1)控制兔子皮下脂肪颜色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 是显性性状。F2 性状 表现说明家兔皮下脂肪颜色的表现是 共同作用的结果。

(2)兔子体内某一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可以催化黄色素分解,说明这一基因是通过控 制 来控制生物性状的。

(3)兔子白细胞核的形态有正常、Pelger 异常(简称 P 异常)、极度病变三种表现型,这 种性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B 和 b)控制的。P 异常的表现是白细胞核异形,但不影 响生活力;极度病变会导致死亡。为探究皮下脂肪颜色与白细胞核的形态两对相对性 状的遗传规律,实验人员做了两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杂交组合 Ⅰ ② 黄脂、正常×白脂、P 异常 白脂、P 异常×白脂、P 异常 白脂、 正常 237 167 黄脂、 正常 0 56 白脂、 P 异常 217 329 黄脂、 P 异常 0 110 白脂、 极度 病变 0 30 黄脂、 极度 病变 0 9 注:杂交后代的每种表现型中雌、雄比例均约为 1:1 ①杂交组合Ⅰ中白脂、P 异常亲本的基因型是 ,杂交组合②中白脂、P 异 常亲本的基因型是 。

②根据杂交组合 的结果可以判断上述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 定律。

③杂交组合②的子代中白脂、P 异常雌性和黄脂、P 异常雄性个体交配,子代中理论 上出现黄脂、P 异常的概率是 ;子代中极度病变的个体数量明显低于 理论值,是因为部分个体的死亡发生在 。 30. (16 分)人体在特殊情况下,会产生针对自身细胞表面某些受体的抗体。如重症肌无 力是由于机体产生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特异性结合的抗体,但该抗体不能发挥乙酰胆碱 的作用(如甲图所示) 。“Graves 氏病”是由于机体产生针对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 而该种抗体能发挥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但甲状腺激素不会影响该抗体的 分泌(如乙图所示) 。请分析回答: 中的乙酰胆碱就被 (1)在正常人体内,兴奋到达神经—肌肉突触时,储存在 释放到突触间隙中,与受体结合后使突触后膜兴奋,肌肉收缩。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乙 酰胆碱受体与抗体结合后, 导致 和 , 使乙酰胆碱受体数量 和 功能部分丧失,表现为重症肌无力。

(2)根据乙图分析:与正常人相比,Graves 氏病患者 Y 激素的分泌量 ,X 激素的 分泌量 。由此判断,Graves 氏病患者的体温往往比正常人 ,但 该病患者自身的产热量_______散热量。

(3)在“重症肌无力”与“Graves 氏病”患者体内,促甲状腺激素受体和乙酰胆碱受体都 是 ,从而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

(4)由上述分析可知,参与人体的稳态调节的有 等。

31. (16 分)库尔勒香梨果实中存在游离态和结合态两大类呈香物质。结合态呈香物质大 部分以糖苷形式存在,本身没有香气,但在 β-D-葡萄糖苷酶的作用下能分解释放出具 有挥发性的游离态呈香物质。若香梨在贮藏期间上述转变过程迅速,会导致部分香气 成分丧失, 影响果实的风味和品质。

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 (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 请分析回答: (1)本实验的目的是 (2)本实验中,检测的原理如下

对硝基苯-β-D-葡萄糖苷(pNPG) 。

β-D-葡萄糖苷酶 对硝基苯酚 一定条件 ① 对硝基苯-β-D-葡萄糖苷(pNPG)与香梨中的 分子结构相似,能 在 β-D-葡萄糖苷酶作用下生成对硝基苯酚, 对硝基苯酚在碱性条件下显黄色。

不同,以上反应完成后,在碱性条件下呈现的 ②由于不同香梨中的 黄色深浅不同,在对硝基苯酚的最佳吸收波长处测定的吸光值也不同。与事先 配制好的对硝基苯酚标准溶液的 进行比较,确定 含量, 然后推算出 。

(3)实验步骤 提取样液:定期称取不同贮藏条件下的香梨 10.0 g,立即在液氮下研磨成粉末, 加入经适量预冷的 pH 6.0 缓冲液,在冰浴下研磨成匀浆,于 4℃条 件下离心获得的上清液即为 β-D-葡萄糖苷酶粗提取液,用 pH 6.0 缓 冲液定容至 10mL,置于 4℃条件下保存备用。

检测样液

10mL 试管中依次加入 0.6mL 缓冲液, mL 酶粗提取液和 0.2 mL 在 1.0 10 mmol/L pNPG 混合均匀,迅速盖上试管塞后立即放到 37℃条件下 反应 60min 后,加入 Na2CO3 终止反应,然后在对硝基苯酚的最佳吸 收波长处测定其吸光值。

① 提取样液过程必须在低温条件下进行的原因是 。

② 检测样液时,酶促反应需控制在 pH 6.0,37℃条件下完成,其最可能的原因 是 。

(4)实验结论

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贮藏的香梨中游离态呈香物质均在贮藏 天时相 对较多,在 贮藏时,香梨的风味和品质最佳。 参考答案 1.C 2.D 3.D 4.B 5.A 29. (18 分) (1)常 白脂 基因与环境(每空 2 分,共 6 分) (2)酶的合成(2 分) (3)①AABb AaBb(每空 1 分,共 2 分) ②② 自由组合 (每空 2 分,共 4 分) ③1/6 出生前(胚胎期)(每空 2 分,共 4 分) 30. (16 分) (1)突触小泡 乙酰胆碱受体被胞吞并分解 未胞吞的受体无法与乙酰胆碱结合 减少(每空 1 分,共 4 分) (2)减少 增加 高 等于(每空 2 分,共 8 分) (3)抗原(2 分) (4)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2 分,答出 1 种给 1 分,答出 2 种及以上给 2 分) 31. (16 分) (1)研究不同贮存条件下 β-D-葡萄糖苷酶含量(β-D-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变化规律或探 究不同贮存条件对 β-D-葡萄糖苷酶含量(β-D-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2 分) (2)①结合态的呈香物质(2 分) ②β-D-葡萄糖苷酶的含量 颜色(或吸光值) 对硝基苯酚 β-D-葡萄糖苷酶的含量(β-D-葡萄糖苷酶的活性) (每空 1 分,共 4 分) (3)①保持 β-D-葡萄糖苷酶含量(抑制 β-D-葡萄糖苷酶失活、排除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2 分) ②此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pH 6.0 是 β-D-葡萄糖苷酶的最适 pH,37℃是 β-D-葡萄糖 苷酶的最适温度) 分) (2 (4)4 1%涂膜(每空 2 分,共 4 分)
2011西城一模》由(易啊教育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易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