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暑了怎么办
发觉有人有中暑症状怎么办 一、移。迅速将病人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裤,以利呼吸和 散热。二、敷。可用冷水毛巾敷头部,或冰袋、冰块置于病人头部、腋窝、大腿根部等处。三、促。将病人置于 4℃水中,并按摩四肢皮肤,使皮肤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 促进散热。待肛门温度降至 38℃,可停止降温。四、浸。将患者躯体呈 45 度浸在 18℃左右井水中,以浸没乳头为度。老年人、体弱 者和心血管病患者,水温过低不能耐受。五、擦。四个人同时用毛巾擦浸在水中的患者身体四周,把皮肤擦红,一般擦 15—30 分钟左右,即可把体温降至 37—38℃,大脑未受严重损害者多能迅速清醒。 中暑的表现与急救 中暑是指由于高温或引起高热的疾病使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发生的综合症。中暑的原因有很多,在高温作业的车间工作,如果再加上通风差,则极易发生中暑; 农业及露天作业时,受阳光直接暴晒,再加上大地受阳光的暴晒,使大气温度再度升高, 使人的脑膜充血,大脑皮层缺血而引起中暑,空气中湿度的增强易诱发中暑;在公共场 所、家族中,人群拥挤集中,产热集中,散热困难。再加上人呼吸的二氧化碳浓度增高, 如果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高至 0.7%~1%时,使人的嗅觉神经麻痹、呼吸急促、身体抵抗 力低下,导致中暑发生。根据中暑症状的轻重,又可以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先兆中暑指在 高温环境中工作一段时间后,出现轻微的头晕、头痛、耳鸣、眼花、口渴、浑身无力及 行走不稳。轻症中暑指除以上症状外,还发生体温升高、面色潮红、胸闷、皮肤干热, 或有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汗、血压下降、脉细等症状。重症中暑指除以上症状外, 常突然昏倒或大汗后抽风、烦躁不安、口渴、尿水、肌肉疼痛及四肢无力。中暑的急救方法:首先应将病人迅速脱离高热环境,移至通风好的荫凉地方,解开 衣扣,让病人平卧,用冷水毛巾敷其头部,扇扇,并给清凉饮料。轻型病人可服人丹、 十滴水,也可采用针刺疗法(大椎、委中、合谷或曲池、百会、人中等穴)。对轻症病人 要进行降温。可以根据现场环境特点,采取冷水、冰水降温或药物降温。补充水分和无 机盐类,对能饮水的病人,给其喝凉盐开水或其它的清凉盐水。不能饮水者,给病人静 滴生理盐水或林格氏液 1000 毫升(可根据具体情况掌握用量)。除非病人有周围循环衰竭 或大量呕吐、腹泻的情况,不需要输入太多的液体,以免引起心力衰竭或肺水肿。呼吸 循环衰竭者,酌用呼吸、心脏兴奋剂,呼吸困难者吸氧,必要时人工呼吸。抽搐者可给 予镇静剂。对病情危重或经适当处理无好转者,应在继续抢救的同时立即送往有条件的 医院。 中暑急救五字诀 在夏季,由于环境温度过高,空气湿度大,体内余热难以散发,热量越积越多,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失控而发生中 暑。牢记以下五字诀,发现中暑者时,可急时救治: 一、移。迅速将病人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裤,以利呼吸 和散热。二、敷。可用冷水毛巾敷头部,或冰袋、冰块置于病人头部、腋窝、大腿根部等处。三、促。将病人置于 4℃水中,并按摩四肢皮肤,使皮肤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 促进散热。待肛门温度降至 38℃,可停止降温。四、浸。将患者躯体呈 45 度浸在 18℃左右井水中,以浸没乳头为度。老年人、体弱 者和心血管病患者,水温过低不能耐受。 五、擦。四个人同时用毛巾擦浸在水中的患者身体四周,把皮肤擦红,一般擦 15—30 分钟左右,即可把体温降至 37℃—38℃,大脑未受严重损害者多能迅速清醒。 炎炎夏日备好防暑药 夏酷暑将至,严热的天气常导致人们食无味、睡不香,易出现头晕、头痛、乏力,甚 至恶心呕吐。为此家庭准备一些防暑药物是很有必要的。仁丹主治因暑热引起的头晕脑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成人每次服 4~8 粒, 儿童酌减,舌下含服效果最好,亦可冲服。清凉油头痛头晕时,取少量涂于印堂穴和太阳穴处,能提神醒脑,蚊虫叮咬、皮肤 瘙痒或有轻度烧伤、烫伤时,取少量涂于患处,能活血消肿、镇痛止痒。十滴水具有健胃、驱风、清凉等作用。适用于暑热引起的头晕、恶心、胃肠不适等 症。成人每次 20~40 滴,儿童酌减,或可用 1~2 瓶倒入洗澡水中,防治小儿痱子。藿香正气片(丸、水)具有解暑、降温等功能。适用于因暑湿引起的浑身无力、四肢 酸懒、胸闷心烦、恶心呕吐、肠鸣腹泻等。成人每次服 4 片,儿童酌减,每天服三次。 天热中暑应该使用什么药 持续高温的天气,长久的户外活动,很容易使人们发生中暑。在为数众多的解暑药中, 人(仁)丹不失为一种功效确切、价格低廉、服用方便、安全性高的中成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赵进喜说,药店里出售的有人丹和仁 丹,二者的药物组成及功能稍微有些区别。人丹因为含有桔梗、樟脑、小茴香等,保健脾胃的功能更强一些。人丹主要用于中 暑伴有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可以口服或含服,每次 10—20 粒。 仁丹因为含有藿香、豆蔻、冰片、朱砂等,清暑开窍的功能更好。仁丹除能治疗天 热引发的中暑,也可用来治疗晕车晕船、水土不服等疾病,可以含化或用温开水送服, 每次 10—20 粒。虽然人丹和仁丹有所区别,但实际上二者目前已经基本通用。不过赵进喜告诉记者, 要正确服用人丹,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小儿和老年人需要在医师指导下服用人丹,因为小儿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全;老 年人肝肾功能日渐减退,常吃人丹易导致肝肾损害。2.服用人丹一天后,中暑症状仍然没有较好改善者,应去医院就诊。3.因为仁丹中含有朱砂,可能会造成胎儿畸形,所以孕妇应避免服用。 巧用中成药治中暑 中暑为夏季常见的急性热病,当外界气温超过 35℃时,就有中暑的可能,在高温环境 下劳动或工作,有大量出汗、口渴、明显疲劳、四肢乏力、头昏眼花、胸闷、恶心、注 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等症状时,为中暑先兆。若伴有发热,体温高于 38℃,面色潮红, 皮肤灼热,或面色苍白,恶心呕吐,血压下降,皮肤湿冷,脉搏细弱者,为轻度中暑; 若症状不见好转,出现昏迷、痉挛或皮肤干燥无汗、持续高热者,为重症中暑。中成药内治法 暑热轻症 人丹:主治由于天气闷热引起的头昏脑涨、胸闷、恶心等症;也可用于晕车、晕船。需要时,每次口含 3-5 粒,或用温开水送服 5-10 粒。无极丹:主治夏季感染暑热,头昏脑涨、心烦、口渴、恶心、呕吐等症;也可用于 晕车、晕船。需要时,每次服 20 粒。 十滴水:主治轻度中暑之头晕、头痛、胸闷、腹痛、恶心、呕吐等症。成人每次 10-40 滴。风油精:擦于太阳穴和前额上,可治疗因受暑热所引起的头痛;也可用于伤风感冒 而引起的头昏头疼。暑热重症 行军散:主治夏伤暑热而发痧、头昏眼花、胸闷腹痛、上吐下泻等症。成人每次服 0.3-0.9g,每日 2-3 次,温开水送服。解暑片:原名避瘟丹,主治暑天发痧、腹痛吐泻、头晕、胸闷等症。每次服 4-6 片(成 人量),孕妇忌服。暑症片:可用于中暑晕厥、牙关紧闭、腹痛吐泻、四肢发麻等症。每次服 3 片,每 日 3 次口服。中暑晕厥时可将药片研成细粉,用少许吹入鼻孔,使病人打喷嚏以利苏醒, 并尽快送医院救治。玉枢丹(紫鑫锭):适用于中暑、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病症。每次 1-1.5 克, 每日 1-2 次口服。中成药外治法 紫雪散:紫雪散 1 支,加清水适量调为稀糊状敷肚脐孔处,用伤湿止痛膏固定,24 小时换药 1 次,一般用药 1 天体温即可下降至正常范围。适用于中暑发热。柴胡注射液:将纱布 1 块用本品浸透,而后取出覆盖于肚脐孔处,敷料包扎,胶布 固定,每日 1 换。或将本品置于滴鼻瓶中滴鼻,每次 1-2 滴,二侧交替进行,每小时 1 次,直至体温恢复正常。适用于中暑发热。 玉枢丹:取本品适量研为细末,米醋调匀,外敷于肚脐孔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 每日换药 1 次。适用于中暑腹痛。 张枫林 记录整理 2012.7.6第一篇:中暑了怎么办
中暑后该怎么办 随着头伏天的日益临近,高温酷热潮湿的桑拿天 也会逐渐增多。此时,稍不注意就可能发生中暑。中暑主要是由于高温环境影响人体体温调节中枢, 使体内热量过多蓄积所致,“中暑分为三种情况,即 先兆中暑、轻度中暑和重度中暑。”北京军区总医院 急诊科主任周荣斌在接受 《生命时报》 记者采访时说。先兆中暑的症状主要有口渴、无力、头晕、恶心、 胸闷、痉挛等,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最好马上去阴凉 通风的地方,再将冷饮、冰袋等臵于颈部、额头、腹 股沟和腋下,可以有效降温,同时喝一些含有氯化钠 等电解质的饮料;轻度中暑除了有以上几种症状外, 最显著的特征是出很多汗,血压开始下降,有时会出 现休克的现象;重度中暑最明显的特征则是体温迅速 升高,出现昏迷。周荣斌强调:“如果出现轻度中暑,患者可自己采 取以上降温处理方法;如果出现休克但还有意识,旁 人应马上给病人补充水分,然后让其平躺在阴凉处, 解开其上衣,使体内温度散发出去,并用冰块或冰水 在上述几个部位进行物理降温,之后马上送去医院, 否则就会引起重度中暑。重度中暑的死亡率很高,通 常在 60%-70%,一旦昏迷,在采取物理降温的同时要 赶紧送医院。”女性和老年人,特别是孕妇,是中暑 的高危人群,最好减少出门。另外,绝大多数人认为,大热天喝上一杯冰镇饮料 可以清凉解暑,其实不然。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 医院急诊科刘勇就提醒大家,冷饮吃得太多不但容易 中暑,还会使中暑症状加剧。大量冷饮进入肠胃后, 会迅速带来四种不良后果一是过量饮用的冰镇饮料, 特别是碳酸饮料,需要体内水分稀释,使人体更易受 暑热侵袭;二是食物过凉引起胃肠道痉挛性收缩,导 致腹痛、腹泻等症状;三是吃了过凉的食物会增加心 脏负担,冲淡了胃液,影响消化,引起恶心、呕吐等; 四是冷饮进入体内,体内温度骤降,暑热积聚体内某 些部位无法散发,使中暑的几率加倍。以上几点同时 作用于人体,就更容易中暑了。那么到底该吃多少冷饮合适呢?刘勇建议, 冰镇饮 料不宜超过 400 毫升,即一瓶可乐的容量,冰淇淋不 宜超过一个,即使超过,两次吃的间隔也至少在 2 小 时以上。需要提醒的是,老人、小孩、孕妇、经期女 性最好少吃冷饮,这是因为他们的消化系统功能相对 弱一些, 特别是 3 岁以下的婴幼儿, 坚决不要吃冷饮。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最好也不要吃过凉的食物。相比 各种各样的饮料和冰淇淋, 凉白开是解暑的最佳饮品。刘勇最后建议,高温天外出别忘了带上清凉油,在 外时间过长, 要定时到阴凉处休息。要养成适当午睡、 勤洗澡、饮食清淡的好习惯,多吃鱼、肉、蛋、奶和 豆类等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以及西红柿、西瓜、苦 瓜、桃、黄瓜等防暑蔬果,也能降低中暑几率。第一篇:中暑了怎么办
夏天中暑怎么办 常见的中暑原因正常人体温能恒定在 37。C 左右,是通过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作用,使产热与散热取 得平衡的结果,当周围环境温度超过皮肤温度时,散热主要靠出汗,以及皮肤和肺泡表面的 蒸发。人体的散热还可通过循环血流,将深部组织的热量带至上下组织,通过扩张的皮肤血 管散热,因此经过皮肤血管的血流越多,散热就越多。如果产热大于散热或散热受阻,体内 有过量热蓄积,即产生高热中暑。中暑按病情轻重可分为1、先兆中暑 在高温环境下中,中暑者出现头晕、眼花、耳鸣、恶心、胸闷、心悸、无力、口渴、大汗、 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此时体温正常或稍高,一般不超过 37.5。C。此为中暑的先兆表 现,若及时采取措施如迅速离开高温现场等,多能阻止中暑的发展。2、轻度中暑 除有先兆中暑表现外,还有面色潮红或苍白、恶心、呕吐、气短、大汗、皮肤热或湿冷、脉 搏细弱、心率增快、血压下降等呼吸、循环衰竭的早期表现,此时体温超过 38。C。3、重度中暑 除先兆中暑、轻症中暑的表现外,并伴有昏厥、昏迷、痉挛或高热。4、重度中暑还可继续分为中暑高热,即体内大量热蓄积。中暑者可出现嗜睡、昏迷、面色潮红、皮肤干热、无汗、呼 吸急促、心率增快、血压下降、高热,体温可超过 40 度。中暑衰竭,即体内没有大量积热。中暑者可出现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细弱、呼吸浅而 快、晕厥、昏迷、血压下降等。中暑痉挛即与高温无直接关系,而发生在剧烈劳动与运动后,由于大量出汗后只饮水而未补充盐分, 导致血钠、氯化物降低,血钾亦可降低,而引起阵发性疼痛性肌肉痉挛(俗称抽筋) ,口渴, 尿少,但体温正常。日射病即强烈的阳光照射头部,造成颅内温度增高。中暑者出现剧烈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耳 鸣、眼花、烦躁不安、神志障碍,重者发生昏迷,体温可轻度增高。 中暑时的紧急救护: 脱离高温环境,迅速将中暑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休息。使其平卧,头部抬高,松解衣扣。补充液体如果中暑者神志清醒,并无恶心、呕吐,可饮用含盐的清凉饮料、茶水、绿豆汤等,以起到 既降温、又补充血容量的作用。人工散热可采用电风扇吹风等散热方法,但不能直接对着病人吹风,防止又造成感冒。冰敷亦可头部冷敷,应在头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放置冰袋(用冰块、冰棍、水激凌等放 入塑料袋内,封严密即可) ,并可用冷水或 30%酒精擦浴直到皮肤发红。每 10—15 分钟测量 1 次体温。中暑野外防患措施及事后的紧急处理要点 户外运动者到山野,往往奔放追逐,而长时间曝晒在猛烈的阳光下,体内的热温未能充分散 发,使体温升高,脑内部的体温调节中枢连受破坏而停止活动,这就是中暑。中暑者头痛、 发高烧、呕吐或昏倒,有时会造成死亡,因此野外活动者不可不注意防范及急救,最好戴上 遮阳帽,并防止曝露在阳光下太久。万一有中暑现象,应该赶快急救,以免虚脱而毙。首 先,将病者移到阴凉的地方,松开或脱掉他的衣服,让他舒适地躺着,用东西将头及肩部垫 高。次以冷湿的毛巾覆在他的头上,如有水袋或冰袋更好。将海绵浸渍酒精,或毛巾浸冷 水,用来擦拭身体,尽量扇凉以降低他的体温到正常温度。最后测量他的体温,或观察患 者的脉搏率,若在每分钟 110 以下,则表示体温仍可忍受,若达到 110 以上,应停止使用降 温的各种方法,观察约 10 分钟后,若体温继续上升,再重新给予降温。恢复知觉后,供给 盐水喝,但不能给予刺激物。此外,依患者之舒适程度,供应覆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