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元旦节的手抄报
班级: 姓名: 元 旦 习俗文化 杯盘碎片送朋友:丹麦人在元旦前夜,家 家户户都要将平时打碎的杯盘碎片收集 起来,待夜深人静时偷偷地送至朋友家的 门前。元旦的早晨,如果谁家门前堆放的 碎片越多,则说明他家的朋友越多,新年 一定很幸运。深更半夜吃葡萄:西班牙人在元旦前夜全 家团聚。到 12 点时,以教堂钟声为号, 争着吃葡萄,每敲一下钟,必须吃下一颗 葡萄,而且要连着吃下 12 颗,表示来年 一帆风顺。摔瓶打罐扔脸盆:意大利的一些地方,元 旦前夜午夜时分,如果你在路上行走是很 不安全的,因为这时人们都要把屋里的一 些破旧瓶、缸、盆等扔出门外砸碎,以示 除旧迎新。 “元”有开始之意,“旦”指天明的 意思。元旦(New Year's Day,New Year )便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也 被称为“新历年”、“阳历年”。元旦又 称“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 元。辛亥革命成功后, 孙中山为了“行 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定农 历正月初一为春节, 而以西历的 1 月 1 日为新年。1949 年 9 月 27 日,中 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 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 公元年法”,确认新年 (元旦)为中国的法定节日。元旦也 是世界上很多国家或地区的法定假 日。第一篇:元旦节的手抄报
元旦习俗 乌程县元旦以长竿束草于上,点火燃烧, 并敲锣打鼓,称为“庆田蚕”。又点天灯于竿上, 直至三月三日止。宁波元旦祭祖后要吃豆粥。晚上要关门前,再于一次“关门炮”。绍兴新年 以“茶碗茶”待客,里面还要加上橄榄和金桔, 同时用茶叶蛋待客,称为“捧元宝”。厦门人元旦出门前,都得当空拜祷玉皇大 帝,称为“祭神”。清晨祭神用鲜花素果,中午 祭神则用牲醴,及一碗春饭。春饭就是在白饭 上插上红纸做的春花。闽音“春”与“剩”谐音, 春饭是取其“年年有余”的好口彩彩。漳州初四 称为“接尪”,除了进庙烧香外,还要预备一个 糖果糕饼盒,叫做“荐盒”、供上在厅上迎神下 降。海丰一带,小辈向长辈贺年时,长辈会以 红包或柑橘赏给晚辈。潮州春节节食有菜粿、 腐圆、酵包、管煎、五果汤。初四夜里,家家 要点一盏灯,准备一缸水,叫做“等神水”。东 莞正月初一祭神,要供上糖上煮芋头,叫做“富 贵有缘”。汤团可以接财神,所以从大年初一清晨就 开始下汤团,直到元宵,天天都有汤团吃。武 进县妇女元旦剪松柏枝,绕以红丝,戴在发髻 上,据说可以长寿。 新年好! 庆贺新年的开始,欢度元旦可说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普 遍习俗。在我国,还列入了国定假日。我国和世界上大 多数国家、地区采用公历纪年法,把 1 月 1 日定为新年 的开始,称作“元旦”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第一界全体会议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纪 年法” ,即是我们所说的阳历,为了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 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 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 ,阳历 新年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一月一日定为“元旦” ,至此,元旦才成为全国人民的欢 乐节日。庆贺新年的开始,欢度元旦可说是世界各国各地区 的普遍习俗。在我国,还列入了国定假日。我国和世 界上大多数国家、地区采用公历纪年法,把 1 月 1 日定为新年的开始,称作“元旦” 。 由于世界各国所处的经度位置不同,各国的时间也 不同,因此, “元旦”的日期也有不同。如大洋洲的岛国 汤加位于日界线的西侧,它是世界上最先开始的一天的 地方, 也是最先庆祝元旦的国家。而位于日界线东侧的 西萨摩亚则是世界上最迟开始新的一天的地方。按 公历计,我国是世界上第 12 个开始新年的国家。第一篇:元旦节的手抄报
元旦板报的设计及其内容 黑板中间画一个边框,边框图案你自己定.边框里写上:刚刚送走了 圣诞老人,元旦的钟声又敲响了。不管是世界上哪个国家的人们,都 对新的一年充满美好的希冀。在这除旧迎新的日子里,世界各国的人 们都以其别出心裁、各具特色的方式迎接新年的到来。在边框的上面写主题:庆祝元旦 或者 元旦 HAPP 两边则写关于元旦的内容,一共有两边嘛,我给你选两个比较少点的 资料 1. 朝鲜元旦习俗 朝鲜和我国一样, 在新年也有贴窗花、 桃符的习俗, 以祈求上天保佑, 驱走鬼怪,赐给幸福。元旦黎明,人们把一些钞票塞进预先扎好的稻 草人中,扔到十字路口,表示送走邪恶,迎接吉祥福星。黄昏,人们 又将全家人一年中脱落的头发烧掉,祝愿家人四季平安。新年期间, 朝鲜人除了享以美酒佳肴外,还必须要做一种用糯米加上松子、栗子 粉、枣泥和蜂蜜等,蒸煮成与我国的八宝饭相类似的甜饭食用,以预 示家里人丁兴旺日子过得象蜜一样甜。2. 元旦祝语 1、元旦来到,祝你在新年里:事业如日中天,心情阳光灿烂,工资 地覆天翻,未来风光无限,爱情浪漫依然,快乐游戏人间。2、有阳光照耀的地方就有我默默的祝福,当月光洒向地球的时候就 有我默默的祈祷,当流星划过的刹那我许了个愿:祝你平安健康,元 旦快乐! 3、送你一份 100%纯情奶糖:成分=真心+思念+快乐,有效期=一生, 营养=温馨+幸福+感动,制造商:真心朋友!祝你元旦快乐,万事如 意! 元旦的由来 大约在公元前五万年左右,古埃及人已由游牧改为农耕,定居在尼罗河两岸,他 们的农业收成与尼罗河是否发生洪水有很大关系。古埃及人从长期的观察中发 现,尼罗河泛滥的时间是有规律的,他们就把这个时间每次都记录在竹竿上,从 中得知两次泛滥时间之间大约相隔 365 天;同时还发现,当尼罗河初涨的潮头 来到今天开罗城附近的时候,也正好是太阳与天狼星同时从地平线上升起的时 候。于是,古埃及人便把这一天定为一年的开始。这是元旦最早的由来。元旦在我国汉语中是一个合成词,元是开始或第一的意思。旦是一个象形字,表 示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我国殷商时代的青铜器上有旦的象形字了。每年公历的 1 月 1 日,人们称它为“元旦”,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在汉语里,“元”是开始,也就是第一;“旦”是一天或早晨的意思,两字合称 就是指新年的第一天了。但这从一开始就并不是固定的。 元旦节的来历 在历法上,人们习惯称地球绕太阳转 1 周为 1 年。但是由于地球绕太阳运转没 有固定的起点和终点,所以一年的起点和终点都是人为规定的,这就造成了各种 历法的不一致。相传“元旦”一词来自我国最早的皇帝之一——颛顼,他规定以农 历正月为“元”,初一为“旦”。后来有的朝代对元旦的日期有所变更,但原则上还 是以每年的第一天为元旦,如夏代以正月初一为元旦,但商代以 12 月初一为元 旦,而周代又以 11 月初一为元旦,秦代以 10 月初一为元旦。直到西汉武帝时, 大历史学家司马迁等人重新制定历法,并规定每年正月初一为元旦,从此历代不 改。1911 年辛亥革命成功后, 决定采用国际通行的公历, 于是将农历元旦改为“春节”, 而把公历的 1 月 1 日称为元旦。新中国成立之时,开始正式使用“公元纪年法”, 把每年公历的 1 月 1 日定为元旦。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把每年 1 月 1 日作为元旦,因为他们多采用了国际通 行的公历。但也有一些国家和民族由于本地的历法传统及宗教信仰、风俗习惯、 季节气候的不同,因而他们的元旦日期也不一样,这也使得这个世界多姿多彩, 更显民族的特色了。 元旦是全世界人民传统的新年。元旦,就是一年的头一天。元旦是合成词,拆开 来讲,元是第一或开始的意思,旦字的原意是一轮红日从地面升起。在中国,元旦这一名称,都说起自传说中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他以农历正月为 元,初一为旦。据《史记》载:夏代以正月初一为元旦;周代以十一月初一为元 旦;秦以十月初一为元旦。辛亥革命后,我国把正月初一称作春节,公历 1 月 1 日叫新年,不称元旦。直到 1949 年 9 月 27 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 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才又将公历 1 月 1 日正式定为元旦,农历正月 初一定为春节。阴历的祖先埃及历,把天狼星和太阳一同升起的那天作为元旦;阿富汗把春分作 为元旦;犹太人把秋分作为元旦;而寒带的爱斯基摩人的元旦是不固定的,他们 把第一次下雨作为元旦。公元前 46 年,罗马皇帝儒略·凯撒制定儒略历,开始时 他把冬至作为元旦。但是,人们坚持要把朔日作为元旦,因此就把元旦延到冬至 ! 后 10 天。 元旦翻日历元旦谐后语 元旦谐后语 ——第一回 元旦出门除夕回——满载而归 满载而归 元旦出门除夕回 过了元旦看挂历——日子长着呢 日子长着呢 过了元旦看挂历 元旦谜语 元旦放假( 年息) 元旦放假( 年息) 元旦寄信(首日封) 元旦寄信(首日封) 元旦社论(文明) 元旦社论(文明) 元旦结婚( 元旦结婚(重庆 ) 元旦写景(年画) 元旦写景(年画) 元旦诗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宋代宋伯仁《岁旦》诗:“居间无贺客,早起只如常。桃版随人换,梅花隔岁香。春风回笑 语,云气卜丰穰。柏酒何劳劝,心平寿自长。” 唐代孟浩然《田家元旦》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 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茅舍春回事事欢,屋尘收拾号除残。太平甲子非容易,新历颁来仔细看。”这是清代文人蔡 云描写腊月二十四扫尘的风俗; “一盏清茶一缕烟,灶神老爷上青天。玉皇若问人间事,为道文章不值钱。”这是晚清诗人罗 昭隐描写祭灶的风俗; “穷冬欲去尚徘徊,独坐频斟守岁杯。一夜腊寒随漏尽,十分春色破朝来。”这是宋代诗人朱 淑真描写除夕守岁的风俗. 柳絮飞残铺地白, 桃花落地满阶红。纷纷灿烂如星陨, 喧逐似火攻。”这是元代诗人赵孟 描 写“岁旦”燃放爆竹焰火于庭前的风俗。杨巨元的“一片彩霞迎曙日,万条红烛动春天”. 孙一元的“元日狂歌倒竹樽,东风昨夜到柴门” “今朝一岁大家添,不是人间偏我老”(陆游) , 春来更有好花枝”(陈献章) 如梦令 元旦 宁化、清流、归化, 路隘林深苔滑。 今日向何方, 直指武夷山下。 山下山下, 风展红旗如画。 元旦的庆祝方式世界各国 元旦的庆祝方式: 泰 国 泰国传统的新年,即“宋干节”(“宋干”是梵语的译音) ,也叫“泼水节”,是公历的 每年 4 月 13 日到 16 日。节日里,人们抬着或用车载着巨大的佛像出游,佛像后面跟着一辆辆花车, 车上站着化了妆的“宋干女神”, 成群结队的男女青年, 身着色彩鲜艳的民族服装, 敲着长鼓, 载歌载舞。在游行队伍经过的道路两旁, 善男信女夹道而行, 用银钵里盛着用贝叶浸泡过的, 渗 有香料的水,泼洒到佛像和“宋干女神”身上,祈求新年如意,风调雨顺,然后人们相互 洒水, 喜笑颜开的祝长辈健康长寿,祝亲朋新年幸运、未婚的青年男女,则用泼水来表示 彼此之间的爱 慕之情。泰国人在新年第一天都在窗台、门口端放一盆清水,家家户户都要 到郊外江河中去进行 新年沐浴。为庆贺新年,泰国人举行在规模的“赛象大会”,内容有人象拔河、跳象拾物、象 跨人身、大象足球赛、古代象阵表演等。很是精彩动人。 日 本 日本人特别重视新年, 每年的 12 月 29 日--1 月 3 日为全国休假日。日本人把 12 月 31 日称 之为“ 大晦日”,也就是除夕日。除夕晚上, 日本人称之为“除夜”, 除夜时他们祈求神灵托福, 送走 烦恼的旧年,迎来美好的新年,称之为“初诣”。除夕午夜,各处城乡庙宇分别敲钟 108 下,以此 驱除邪恶,日本人则静坐聆听“除夜之钟”,钟声停歇就意味新年的来到。人们便 离座上床睡觉, 希望得一好梦。元旦早上,家人围坐在一起,互相讲述除夕做的梦,以测 吉凶。日本人称元旦初 一为“正日”。1--3 日为“三贺日在正日, 。小辈须先去父母那里拜年, 向父母问安,然后到 亲友家拜年,新年还是个“吃”的节日,各国人民都以食用自己民族的 食物来祈求好运。日本人 在“正日”这一天,早餐是很丰盛的,吃砂糖竽艿、荞麦面等,喝 屠苏酒。此后一连三天,则吃 素的,以示虔诚,祈求来年大吉大利。现日本多数城里人已 放弃新年吃素匀惯,改在“除夜”吃 一餐空心面条,以祝在新的一年里,健康长寿。 埃 及 埃及是文明古国,公元前 40 年,埃及人就能观察星象了,他们发现天狼星和太阳一同升起, 尼罗河水立时上涨。埃及把尼罗河涨水的这一天作为新年的开始,称为“涨水新年”。埃及的 克鲁特人迎接新年, 在门口放一张桌子, 七八只碟子供着大豆、 扁豆、 紫苜蓿和小麦的颗粒, 还有好些绿色植物的小芽,这象征丰裕。献给神的东西越多,新年的收成就越多。埃及的新 年 在秋天,因埃及的农业生产是从秋季开始的。 印 度 印度从每年 10 月 31 日起为新年共 5 天,第四天为元旦。新年第一天,谁也不许对人生气, 更 不准发脾气。印度有的地区,元旦早上,家家户户哭声不断,人人脸上涕泪横流,他们 以岁月易 逝、人生苦短,用哭来迎新年,是对人生的慨叹。有些地区的人们以禁食一天一夜来迎接新 的一 年,由元旦凌晨开始直到午夜为止。由于这种怪异的习俗,印度的元旦被人称为“痛哭 元旦”、 “禁食元旦”。印度人在过年的前 5 天,各地都要演出印度史诗《罗摩衍那》 ,(意为 罗摩的游行 ) ,扮演史诗中的英雄与纸扎巨人“作战”,“英雄”引发点着火的箭,纸扎巨人便 在观众的欢 呼声中着火烧毁,除夕前,家家户户门前都张贴上各种精美图画。元旦早上, 人们提着精制的小 灯,拿着红粉包,出门向老人和亲友拜年。见面道喜后,就互相将红粉 涂在对方的额上,表示吉 祥如意,抬头见喜。年青人把红墨水装进水枪里,射到亲友身上, 称为“洒红”,表示吉祥如意。印度青年喜欢在过新年时不管熟悉与否,见面徒手格斗。围 观者叫好助威风,往往成为姑娘追求 的对象。印度中部土著民族勃希勒人,为庆祝新年, 在游戏场中竖立一根圆滑粗大的木杆,杆顶 有一只盛着礼品的小袋,姑娘们手持禾竹竿竭 力阻挠向杆上爬去的小伙卫子,小伙子们则在杆下 围成一圈,努力防御姑娘们对爬杆者的 攻击,直到爬竿者夺得小袋取得胜利为止。 朝 鲜 朝鲜和我们中国一样,在新年也有贴窗花、桃符的匀俗。朝鲜人在新年时,家家户户贴对联 和年画。有的人家在门上贴上寿星或仙女的画像,祈求上天保佑,驱走鬼魅,赐给幸福。元 旦黎 明,人们把一些钞票塞进了除夕预先扎好的稻草人中,扔到十字路口,表示送走邪恶, 迎接吉祥 福星。黄昏,人们又将全家人一年中脱落的头发烧掉,祝愿家人四季平安。新春 佳节,朝鲜的妇 女穿戴一新。元旦日少女们头戴一种麻制的帽子,称为“福巾”,身穿带花 纹的五色彩衣,进行 荡秋千比赛。她们以一处树花为目标,看谁先踢到或咬到为胜。也有 在高处挂上铜铃的,以先碰 响者为冠军。新年期间,朝鲜人除了享以美酒佳肴外,还必须 要做一种用糯米加上松子、栗子粉、 枣泥和蜂蜜等,蒸煮成与我国的八宝饭相类似的甜食 用,以预示家里人丁兴旺日子过得象蜜一 样甜。新加坡 元旦起个大早,高高兴兴的从长辈那里拿“红包”(压岁钱) 。新年里有个社团组成的舞狮、 舞龙队沿街表演。男女老幼穿着盛装,带上礼品走访亲友。过年时,人们爱吃油炸糯米和红 糖做 成的甜年糕。英 国 在英国,公历元旦虽没有圣诞节那样隆重,但在除夕夜和元旦,还是根据当地的风俗匀惯开 展种种庆祝活动,以示送旧迎新。英国人在除夕的深夜,常带上糕点和酒出去拜访,他们不 敲门, 就径直走进亲友家去。按英国人的风俗,除夕千夜过后,朝屋里迈进第一只脚的人, 预示着新的 一年的运气。如果第一个客人是个黑发的男人,或是个快乐、幸福而富裕的人, 主人就将全年吉 利走好运。如果第一个客人是个浅黄头发的女人,或是个忧伤、贫穷、不 幸的人,主人在新的一 年中将遭霉运,会遇上困难和灾祸。除夕在亲友家作客的人,在未 交谈前,要先去拨弄壁炉的火, 祝福主人“开门大吉”。英国的新年庆祝活动大都在除夕火 夜举行,“迎新宴会”,便是其中之 这种宴会分“家庭宴会”和“团体宴会”两种,宴会通常从除 夕晚上 8 时开始中直至元旦凌晨 结束。宴会上备有各种美酒佳肴和点心,供人们通宵达量 地开怀畅饮。午夜时分,人们打开收音 机,聆听教堂大钟的新年钟声,钟声鸣响时,人们 一片欢腾,举杯祝酒,尽情欢呼,高歌《往昔 的日光》 。“除夕舞会”则是另一种庆祝活动。由当地的旅馆和舞会,夜幕降临。人们身着节日 盛装,从四面八方杰到这些装饰一新的灯 光辉煌的舞场,在美妙的乐声中翩翩起舞,成千上万的 人群,还云集到各个广场,围绕着 广场中心的喷泉和厄洛斯神象,载歌载舞作文,尽情狂欢。电视台 还在广场做现场直播,让在 这家“守岁”的人也共享欢乐。 德 国 德国的新年,庆祝时间前后有一周。这期间,家家户户都要摆上一棵枞树和横树,树叶间系 满绢花,表示繁花如锦,春满人间。德国人在除夕午夜新年光临前一刻,爬到椅子上,钟声 一响, 他们就跳下椅子,并将一重物抛向椅背后,以示甩去祸患,跳入新年。孩子们组成 乐队,穿上新 衣服,拿着口琴和手风琴,列队在街上吹奏。成年人则手持彩旗,跟在后面 呐喊唱歌,欢庆新年, 德国的妇女在新年里要即兴表演家庭题材的喜剧小品。在德国的农 村流传着一种过新年的风俗- -“爬树比赛”,小伙子们顺着光秃秃的树比赛爬高,第一名 被誉为“新年英雄”,以示步步高 升。伊 朗 伊朗实行的是伊斯兰历, 它的季节和月份是不固定的。在伊朗, 庆贺新年就是庆祝春天到来, 往往是在公历 3 月下旬,过新年要隆重庆祝一周,人们涌上街头生起“篝火”---“夜火”,然后 全家人依次从夜火上跳来跳去,表示烧掉“晦气”,迎来光明,驱邪灭病,幸福永存。除夕夜 要 吃“七道菜”,每道菜的名称都要以字母“S”开头的,以示吉祥。初一到初三,人们走亲访 友, 互祝春节快乐。新年最后一天,全家出游踏青,以避邪恶。 法 国 以酒来庆祝新年,人们从除夕起开始狂欢痛饮,直到 1 月 3 日才终止。法国人认为元旦这 一天 的天气预示着新的一年的年景。元旦清晨他们就上街看风向来占卜:刮南风,预兆风 调雨顺,这 一年会是平安而炎热;刮西风,有一个捕鱼和挤奶的丰收年;刮东风,水果将 高产;刮北风,则 是欠收年。